腾讯小米阳光保险背书财税SaaS“慧算账”决战IPO

 服务项目     |    2025-04-28 来源:服务项目

  ”的IPO申请书可见:近两年的战略调整、业务拓展使得亏损持续收窄,但是客户流失导致的核心业务下滑仍不可小觑——怎么来实现盈利质量和可持续性增长的有效共存,还需要“公瑾”施秒计。

  慧算账,目前为国内中小微企业财税解决方案提供商TOP 1;其前身为2015年4月成立的北京公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为张述刚,目前担任董事会主席及CEO。

  在成立北京公瑾之前,长达10年的时间任职于方欣科技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金财互联控股的子公司),先后担任系统集成、售前技术上的支持、税务和营销中心等多个业务部门的总经理。

  更重要的一段经历,则是张述刚曾在国家税务总局发起的“金税三期”颁布工程中担任项目总监,并参与政府电子税务系统的建模和设计,其带领的团队负责起草了中国税务行业部分标准——而这,便是诞生慧算账的“天时”之利。

  因为深度参与到“金税三期”工程中,张述刚可谓是近水楼台,感知到数字化财税是大势所趋,因此就在2025年成立了北京公瑾(2016年,国家“金税三期”正式上线),以基于SaaS的财税解决方案服务于海量中小微企业。

  拿到先手优势的“周瑜”,在融资过程中颇受大佬们青睐。在2016年至2021年期间,慧算账共获得外部九轮融资,累计募集资金超15亿元,其股东阵容也相当豪华:

  ·前高瓴资本合伙人洪婧旗下的高成资本通过GCHSZ、上海泓筵和GHSZ持有16.92%;

  ·小米系通过上海骄程持有14.73%、腾讯系通过意像之旗持有8.62%;

  ·四川双马通过和谐锦锋持有10.27%、阳光保险通过阳光人寿持有6.39%;

  不过,吸引众多资本入局也使得慧算账的股权相对分散,目前创始人仍以22.03%的持股比例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但上市后仍将面临股权稀释进入无实控人的境况。

  众星捧月和先发优势,让慧算账在国内中小微企业财税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一,但这个第一也就仅有0.5%的市场份额。

  近两年,宏观承压与高度分散的行业格局导致竞争异常激烈,“周公瑾”也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战略调整。

  由于中小微企业在会计处理和税务申报方面的专业性低、合规意识薄弱等因素,叠加雇佣专业的财税人员的成本相比来说较高,因此通常将账税外包给代理公司;而传统的财税公司虽然专业,但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仍是主要支出。

  慧算账,通过由算法构成的技术栈,依托其建构在云基础设施上的智能财税程序(SATP)并辅以专业的会计团队,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相关成本支出:

  ·在完成信息采集、记账及报税方面,耗费的平均时长较传统方案缩短70%以上;

  ·其解决方案的成本,相比传统财税公司降低60%以上,比企业自雇员工降低超99%;

  因此,基于SaaS的解决方案则成为慧算账的核心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4年,分别占总营业收入比重87.7%、86.1%和83.2%。

  而得益于SATP的一直在升级迭代,自2023年起,慧算账不仅提供包括记账、报税等标准解决方案,还为客户提供存货管理、合约管理、管理会计报告等进阶解决方案。

  尽管“周公瑾”努力丰富SaaS平台的服务种类,但主营业务的表现却很无力:2023年同比增长5.08%,而2024年同比下降1.2%至4.09亿元,其中以账税业务为主的“标准解决方案”更是同比下降5.61%至3.87亿元。

  进一步看,“基于SaaS的解决方案”以直营为主(占整体营收约75%)和授权为辅(占比约10%),后者主要是将品牌及SATP系统授权给其他第三方代理记账机构,旨在帮助“周公瑾”以低成本的方式快速攻城略地。

  直营方面:客户数量自2022年的21.19万持续降至2024年的20.18万(流失率为4.77%);客户留存率和长期客户留存率皆较往年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授权方面:合作机构在2024年大幅15.7%至457家,但来自授权合作的收入依旧下滑,在2023年下降14.9%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0.39%至0.5亿元。

  看着拓展功能之后的核心业务依旧低迷,“周公瑾”不断拓展服务边界,通过为客户提供包括咨询服务和软件开发服务等专业服务和撮合引流服务等“其他服务”增加企业的收入。

  其实,咨询类和软件开发服务都算是慧算账在主营业务上的一种延伸,与“进阶方案”类似;但是撮合引流服务则完全脱离自身的能力圈了,本质上是将自己手头的客户进行“流量变现”,通过撮合客户和第三方客户服务供应商合作赚取佣金。

  ·总营收分别为5.16亿元、5.39亿元和5.51亿元,增速分别仅有4.46%和2.23%;

  ·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01亿元、-1.17亿元和-0.34亿元,连续实现跳跃式减亏;

  其一,在“基于SaaS的解决方案”(尤其是标准解决方案)承压之际,通过持续拓展“其他服务”为公司能够带来新的收入,尤其是以中介卖流量的“撮合引流服务”堪称暴利:其收入以收取的服务费净额为基准,几乎全部都是净利润。

  其二,则是近两年进行获客方式优化带来的降本增效效应,即由过去亲自投流和开发逐步转向通过折扣券的方式奖励存量客户拉新,用短暂的后视镜来看,这个战略调整是成功的:

  通过折扣券的方式能够稳固部分老用户,也是其总客户数量流失的基础上反而长期客户数量增加的原因所在;

  “老带新”的方式带来精准营销降低客户开发成本,相比支付销售人员21.4%~24.1%的佣金率而言,折扣券的方式将佣金率大幅降至3%~4.8%,整体的销售费用也从2022年的3.81亿元持续下降至2024年的2.74亿元;

  其三,慧算账不仅精简了营业销售人员和业务交付人员,并且通过将人力资源外包的方式进一步压缩成本,其主营业务成本中的人力支出从2022年的2亿元持续下降至2024年的1.57亿元,助推其SaaS业务的毛利率在收入承压之下反而实现了节节攀升。

  其实,从近两年慧算账整体的战略调整来看很清晰:不再单一的追求(客户、订单)数量的提升,反而通过深挖产业链关系,充分的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寻求高质量发展。

  但是客户数量流失导致核心业务收入承压是板上钉钉的事,针对存量用户进行精耕细作固然使好事,但是长远地看,增量用户所带来的更多的数据才能不断丰富其AI模型,才能进一步提升其产品/服务的竞争力,才能在高度分散的市场中逐步提升占有率。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